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(5)

来源: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2-06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第一颗的浓缩铀是利用离子交换与气体扩散法提炼而成的,技术门槛十分之高可谓是历尽了千辛万苦。 浓缩铀的历史背景 据非官方资料显示,1956年中苏开

第一颗的浓缩铀是利用离子交换与气体扩散法提炼而成的,技术门槛十分之高可谓是历尽了千辛万苦。

浓缩铀的历史背景

据非官方资料显示,1956年中苏开始秘密合作,在提到铀浓缩问题时,前苏联专家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天然铀矿可以同时产出U239和U235两种原料,这个情况是当时专家们不为所知的,而后这个项目的部长负责人多方努力沟通,最终把浓缩铀项目也加入了援助协定中(大赞)。

要知道U235的提炼是非常消耗电力能源的,还需要数千台机器串联经过很长的周期才可以把U235的浓度提纯到90%以上。如何串联又需要大量的计算,当时仅有一台150000次的计算机,这就需要巨量的人工计算和复核才能完成。一群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针对数以十万量级的数据进行人工+计算机核算,就此项工作就做了近两年时间才完成,不可谓不艰辛。

1962年(苏联早已撤走),上级又要求浓缩铀必须在1964年春天之前达到投产条件,终于在成千上万人的艰辛努力下于1964年初完成了预定的精料丰度。然后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,第一颗于1964年10月16日引爆成功。

科普一下

今儿咱一本正经的告诉大家如何提炼浓缩铀来发电。

按照惯例,首先要通过铀矿石提炼出铀矿粉,这种铀矿粉除杂之后就是在国际上就俗称“黄饼”(红海行动里面最后的桶装黄色粉末材料)。

黄饼一般用铁质的圆桶封存,之后要进行纯化,纯化之后就变成了,可以通过离心机(参考洗衣机功能)变为气体而后产出晶体再度加工成为低浓度铀,再次转化变成氧化铀,氧化铀烧结之后就变成了燃料棒芯块。

然后把芯块依次装入锆管中进行密封封存,到这一步你就获得了燃料棒,然后固定好之后就恭喜你——可以核能发电啦!

日本有偷造核武器的可能吗?

1974年6月17日,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发言中表示:“日本当然有能力拥有核武器,但没有去制造核武器。”

有些很早就存在的流言认为,日本或在60年代就已经秘密进行了核武器的研究。

不过,日本研究核武器的动作可能还要更早,早到与德国铀计划、美国曼哈顿工程的时间差不多。

1940年秋天,日本就已经得出了“制造核武器的确是可行”的结论。

然后,日本将整个“理研所”(理化研究所)交给了仁科芳雄,想在他的领导下研发出核武器。

仁科芳雄在日本被称为现代物理学之父,是诺贝尔奖得主,1928年就在瑞典与著名的物理学家奥斯卡·克莱因一起,创造了关于X射线的康普顿散射“克莱因-仁科公式”。

1937年,仁科芳雄发现了“μ子”,渺子,这是种基本粒子。

1939-1940年,他跨出了相当重要的一步,在《自然》杂志上发表论文,阐述关于小型回旋加速器、大型回旋加速器构造、快中子辐射铀后产生的对称裂变现象及U237的产生现象。

基本上,与哥本哈根学派的那些牛人走到的程度也差不多了。

仁科芳雄是个纯搞研究的学者,他只想搞物理研究,但有人告诉日本军方,有些关于原子的事物可以做武器,他们便找上了仁科芳雄这个顶级学者。

日本政府当时并不懂什么是核武器,他们抱着病急乱投医的心态,让仁科芳雄随便掰,就这样掰出了两台回旋加速器。

理论上,他找个浓缩铀235拿中子撞一下,的概念实验就成功了。

在这种情形下,1942年,日本人懵头懵脑地上马了一个“第F号裂变计划”,简称“F-Go计划”,除了负责理论研发的仁科芳雄,还有帝国大学物理教授荒胜文策负责领导,实验室被放在了京都。

然而,日军并不相信有什么“核爆弹”,他们的投资热情迅速降温,承诺的资源迟迟无法到位,荒胜文策等人努力到1945年也没有什么大的进展。

1945年4月,美军B-29轰炸机的一次例行轰炸,将仁科芳雄的分离器给炸了。气急败坏的日本人为了躲避轰炸,干脆将核研究装置搬到了朝鲜东部的兴南。

日本人在兴南留下的资料很少,按照传言,他们可能制造了一个原始的反应堆,还拥有制造少量重水的能力。

该地在战争结束前被苏军占领,随后苏联人可能也应用了部分日本核设施做基础研究。

日本战前的核研究还得到了德国的帮助,1945年5月向美军投降的德国潜艇U-234,被发现携带560公斤的铀氧化物,它的目的地是日本。

这些氧化物中含有约3.5千克的U-235,约占制造一枚所需U-235总量的五分之一。

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,美国登陆日本,他们意外地搜出了五个回旋加速器,可用于从普通铀中分离裂变材料。

文章来源:《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fsyjyfsgyxb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6/1481.html



上一篇:辐射检测仪暗藏玄机误导民众 东电公司夸大核污
下一篇: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论文标准格式(辐射研究与

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投稿 |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编辑部|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版面费 |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论文发表 |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